奋进开门红|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在青出坞下水
“且看九域添牛气,更上层楼啸虎威。”2022年是集团“二次创业”优化阶段的关键之年,站在新起点,每一名国信人都是奋斗的主角。在辞旧迎新之际,让我们聚焦每一个奋斗的身影,共迎“开门红”。
分段施工、合拢、半船漂浮……历经了392天的船舶建造施工后,1月25日,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“国信1号”出坞下水,实现了整船交付前最后一个重要的建造节点,以“大国重器”献礼新春。1月26日,青岛港宝典资料大全党委书记、董事长王建辉,党委副书记、总经理邓友成,集团副总经理、国信蓝谷公司董事长董韶光,国信蓝谷公司总经理、国信中船公司董事长赵晓霞一行前往北船视察工船建造工作,向奋斗在一线的工作人员,送上关心问候,致以新春祝福。
源于情怀 奏鸣蓝色“五部曲”
梦想源于情怀。当谈及为什么进军海洋产业?王建辉曾回答道:“有人说青岛的海洋产业是‘墙内开花,墙外香’,与海洋科研力量及城市定位不匹配。解决这个问题也是国信进军海洋产业的初心。”
青岛港宝典资料大全将最辽阔高远的梦想寄托于此。2019年,青岛港宝典资料大全发起并联合中国船舶集团、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、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研发建造;2020年6月3日,与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完成项目建造签约;同年,12月19日正式启动建造,2021年7月22日入坞舾装;2022年1月25日出坞下水调试,“国信1号”将于2022年4月交付运营。
积跬步,至万里。国信海洋的“蓝色五部曲”渐织渐盈。以“大国重器”养殖工船,确立深远海养殖核心平台与核心优势;以百洋股份为龙头,全国布局台州大陈岛养殖、烟台东方陆基循环养殖等11家海洋领域子公司,实现产业链延伸;与中国海洋大学联合科技攻关,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深化战略合作,共建海洋渔业领域国家级共享平台;100亿海洋创新产业投资基金、45亿海洋新动能产业投资基金,推动优秀项目储备和关联产业集群;“国信水产”品牌精彩亮相渔博会,通过全球最大的渔业贸易舞台与国内外市场建立关系……海洋为先导,沿着“打造工船核心平台-布局全产业链-整合科技准备-调动资本力量-建立市场关系”的全局策动将梦想逐步变成现实。
突破创新 新赛道上跑出“加速度”
“‘养殖工船’早在80年代就有这个概念,它承载着老一代海洋科学家的理想。”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首席专家陈映秋曾在2021年接受采访时,介绍道,“国信1号”从构想到建造启动历经了2年多的时间,他见证着国信人一步步千方百计、攻坚克难,解决没有技术标准等各种难题。
“国信1号”船体总长249.9米、型宽45米、型深21.5米,载重量约10万吨,排水量13万吨。全船共15个养殖舱,单个养殖舱养殖水体约为5600立方米,全船总养殖水体达8万立方米。作为青岛港宝典资料大全布局深远海养殖产业的示范引领项目,其在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应用上的前瞻性、引领性和示范性,对拓展我国深远海养殖空间、带动渔业产业升级转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为确保“国信1号”顺利实施,国信人同步开展了总吨位约5000吨的中间试验船“国信101号”海上养殖实验,目前已完成四个锚地、两批次舱养大黄鱼的接力养殖和起捕,养殖密度达20kg/m3以上,成活率大于95%,单月增重达70g,首次实现了应激性强烈的大黄鱼全程集约化船载舱养高效养殖。
为加快产业进度,2022年,青岛港宝典资料大全将启动国信2号、3号船建造,并同步进行超大型(30万吨)船体功能论证和总体设计,探索亲本保存、苗种繁育、全周期工业化养殖,提前储备关键技术。
目前,国信养殖工船项目已列入国家发改委、农业农村部“2020年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试点项目”、山东省科技厅2021年“深远海设施渔业科技示范项目”,并完成“2022年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(重大科技创新工程)项目”申报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青岛港宝典资料大全规划建设大型养殖工船8艘,配套建设物资补给船1艘,形成总载重量达到100万吨的养殖系列工船船队,船队将在中国专属经济区内有序开展养殖作业,形成绿色可持续的海上移动工业园区。到2035年,计划陆续投资建设50 艘养殖工船,形成总吨位突破1000万吨、海水鱼产能70余万吨、产值突破350亿元的深远海养殖产业链条,打造形成世界领先的深远海养殖“国信舰队”,助力青岛掀起以设施渔业为标志的第六次海水养殖浪潮。
投稿:蓝谷公司
编辑:王照宇
审核:徐春燕